胡楠:造纸装备必须适应造纸工业结构优化的需求 |
http://www.paper.com.cn 2013-03-25 中国纸网 |
编者按:2012年,中国造纸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造纸大国。造纸业的发展为造纸装备产业带来了机遇。国产造纸装备现在处于何种水平?造纸装备产业该如何抓住造纸业发展中带来的机遇?中国纸网记者带着国产造纸装备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前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综合计划司司长胡楠。
中国纸网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造纸装备的发展现状 胡楠:2008年中国造纸装备业国有和规模以上企业273家,其营业收入总额仅为172.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个福伊特公司的营业额。可见,中国企业的规模小,不可能有较大的研发投入,全行业就像一个“弱势群体”,缺乏国际竞争力。 但近十年来,我造纸装备业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步很快,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制浆技术装备方面,泉林纸业经十多年的自主研发,在世界上首创成功“麦草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该技术和装备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获授权发明专利14个)、先进性和成熟性,整体水平居世界领先,并已多年应用于规模化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获得2012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还有汶瑞、三洋、华机、安阳等生产制浆装备的企业,在提升装备效能、节能减排等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创新成果为造纸企业认可,令业内人士欣慰。 对于造纸机,河南省江河纸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产高速造纸机(文化纸机)的研制项目通过验收,纸机净化幅宽5600mm,运行车速1200~1500m/min,实现了我国国产高速纸机零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他纸机如卫生纸机,昌华、凯信、崇义、大陆等多家企业把速度提升到1000m/min以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长沙长泰;浙江华章分别在造纸分切、包装、输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纸网记者:造纸装备业与一般机械行业相比,有什么特征? 胡楠:造纸装备可以说是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并存。技术密集体现在研发和主关件制造技术上,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复杂程度上。现代造纸装备是超大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要求实现信息化和绿色化,并在高速运转条件下实现高可靠性。以造纸装备业中的造纸机为例:生产的纸幅宽度大于10m,运行车速约2000m/min,从以水的状态上网到分切包装一气呵成,纸机总长超过400m。现代纸机系列的单条生产线售价完全可以和波音、空客的飞机售价相当,甚至更高,如最近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向福伊特公司购买的生产铜版纸的造纸机,其售价高达3亿多欧元。显然,现代造纸装备业是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则体现在组装调试、检测、售后服务等方面,但这里的“劳动”不再是传统经济学中所指的简单劳动,而是一种高技能的劳动。因此,对于现代造纸装备业也可以说具有高技术和高技能的“双高”特征。 中国纸网记者:现代造纸装备业发展的趋势如何? 胡楠:纵观世界造纸装备市场,安德里兹、美卓、福伊特三大公司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由于无法得知全球造纸装备业的高端产品市场的销售总额,并且高端产品如何界定也尚待研究,因此无法计算出这三大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但从2008年我国进口13.054亿美元造纸装备看,基本是这三大公司的产品,可以推测出其中集中度是很高的。再考虑到三大公司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的技术壁垒,可以认为全球造纸装备业高端产品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如把制浆、造纸两类装备分开研究,则可以划分为两个双寡头垄断的的市场结构。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企业在制定策略时,将考虑其他企业可能的反应。正是在少数企业背景下的策略选择这个概念,才使寡头垄断成为博弈论得以应用和发展的主要领域。 虽然小企业的数量远远多于大企业的数量,但显而易见,大企业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世界是大多数产业被少数大企业控制,形成寡头垄断,这些大企业绝大多数为跨国公司。因此寡头垄断已成为产业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结构,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中国纸网记者: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国产造纸装备虽然整体上无法和寡头竞争,但是有没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胡楠:中国造纸装备业近期很难适应造纸工业结构优化需求。但这是一个过程,以发展战略的眼光看,并从发展经济学的普遍规律来分析,在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创新条件下,中国造纸装备业也有明显的动态优势: 1、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并存,能充分发挥中国人的手、脑和吃苦耐劳的优势,这是比较优势; 2、科技全球化环境下学习机会增多,降低了技术创新成本,这就是后发优势; 3、制度创新是根本性的基础: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形成了较宽松、平等的竞争环境;产权制度的改革,基本实现了民营化; 4、国家对装备制造业支持的优惠政策初见成效。 还有,造纸装备制造业中是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后发产业,目前开始产生整合的趋势: 1、国家支持的“中国造纸装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后,很快建成了永清基地,机床的配置可以说是顶级水平,满足高端造纸装备生产的要求;宜宾纸厂高端纸机项目中标后,从研发到制造进展顺利。这是高端化的起步,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造纸装备产业集群雏形的出现。 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模式有了新动向: 1、以泉林、江河纸业为代表,在制浆造纸企业研发为造纸行业服务的技术装备。产生了一种世界上空前的独特创新模式; 2、巨型浆纸企业APP主动支持装备企业的产品开发创新; 3、造纸装备企业兼并或创办造纸企业; 4、引进“老师”,建立“脑库”; 5、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 中国纸网记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中国造纸装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劣势,也有优势。我们应该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国产造纸装备产业? 胡楠:造纸工业是技术较密集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是规模效益显著的流程制造业,也是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大型、高速、自动化、绿色化和高可靠性是现代造纸工业运营的基本特征,实施清洁生产,是具有显著循环经济特征的行业,并朝典型的低碳产业发展。 中国造纸工业正朝上述现代造纸工业加速发展,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国造纸装备业必须适应造纸工业结构优化的需求,即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服务适应大型、告诉、自动化、绿色化和高可靠性的要求。这是“质”的需求,还有“量”的需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们知道,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纸张生产国,但不是造纸强国。中国造纸工业今后将在加速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过程中,去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2010年全国纸及纸板消费量约为9172万吨;有关预测表明:2015年约为1.2亿吨,2020年约为1.5亿吨。此外,今后10年(到2020年)根据环保要求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将被淘汰。为此可以估算出,以后10年造纸行业每年将投入300-400亿元资金进行扩大在生产和技术改造,其中造纸装备的年投资额将为240-300亿元。 如果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同样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中国造纸装备业要适应上述需求其市场竞争力仍有较大差距。从2000年至2009年,从国外引进的造纸装备为70多亿美元,按同期汇率计算约折合人民币500亿元,而中国规模以上造纸装备企业同期的工业销售值共约700亿元,则造纸企业购置装备的总费用中,从国外引进的费用占到40%以上。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型浆纸厂使用的先进技术装备基本由国外和外资企业提供。 面对结构优化过程中大型化这一趋势,中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专家简介:胡楠,教授,1938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曾任天津轻工机械厂总工程师、副厂长,中国轻机总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轻工业部技术装备司、综合计划司司长;1999年至2011年在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任理事长,现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 从1985年起相继聘为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机械和轻工专业组评委以及何梁何利奖等评委,2003-2008年曾任上述国家奖轻工专业组组长兼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 共发表工程技术、产业经济等方面的论文、报告、专著等百余篇约150万字,作为主编出版的报告、手册近2000万字。 |